时间: 2024-08-07 14:52:24 | 作者: 船用发电机
10月25日,华能澜沧江公司(简称华能澜沧江)累计发电量10001.11亿千瓦时,突破万亿大关,相当于替代标准煤约3.1亿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7.8亿吨,为深入贯彻能源安全新战略,积极地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交出了一份靓丽的“成绩单”。
一万亿千瓦时,这接近云南省2021年全社会用电量的5倍,是2021年南方五省区(云、贵、粤、桂、琼)全社会用电量的68%。
华能澜沧江年发电量从2019年起至今,连续突破千亿。总装机规模位列云南省第一,总装机容量和年发电量均占云南省三分之一,成为华能集团公司转型发展的“三大支撑”之一、云南省打造“绿色经济强省”排头兵、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最大电力运营商。
华能澜沧江创建了梯级最完整的全流域开发范例。梯级清洁能源走廊调峰能力强,源源不断的清洁电能为“西电东送”的实施和粤港澳大湾区等地高质量发展持续赋能,为美丽中国建设贡献绿色力量。
落实国家战略,服务发展大局,实现“双碳”目标,清洁能源是“主力军”,水电是“主战场”,新能源是“急先锋”。
“擎万家灯火为江山生色,看一派光明让日月增辉”。翻开产业布局,华能澜沧江产业高质量发展涉及水、风、光等多个领域,水电为主的清洁能源比重占86.66%,“跨流域、走出去、大中小并举”多能互补优势显著,打造西藏澜沧江清洁能源基地、澜沧江云南段风光水储多能互补基地必将在能源创新的赛道上跑出新一轮“加速度”。
铸来大坝横江立,百汇千川运指间。澜沧江流域内梯级水电群库区分布范围广,建成世界领先的流域水电集控中心和新能源区域集控中心,在集控大厅内,澜沧江流域内装机超2000万千瓦的50台水电机组由运维人员娴熟地操作着。与此同时,苍山之巅、乌蒙山腰、普洱大地、热带雨林,近200台风机风机旋转、太阳能光伏向阳转动,阳光空气和谐律动下,顷刻化为源源不断的清洁高效电能,这场面犹如一支由“水、风、光 ”清洁可再次生产的能源“生力军”组成的交响乐团,在面向新时代的征程上,奏响绿色发展的和谐乐章。
华能澜沧江首创流域大型水电群无人值班管理,澜沧江干流云南段已投产的10座大中型梯级水电站全部实现“远程集控、无人值班”。自2017年6月,功果桥电站率先实现无人值班以来,至2021年底,澜沧江干流云南段已投产的10座大中型梯级水电站全部实现“远程集控、无人值班”。如今,在功果桥、黄登、糯扎渡中控室内,作为发电核心和“大脑”,里面空无一人,一幅几乎占据整面墙的显示屏上闪烁各式指示灯和变化的数字,显示机组实时运行和水库水位、流量等情况。
华能澜沧江生产技术部工程师戴驱介绍:“无人值班管理推进过程中,设备长周期安全稳定运行,流域统调发电量稳步增长,水电集群优势得到充分展示。设备维护成本降低的同时,机组非停及设备故障下降,机组设备从始至终保持‘开得起、带得满、顶得上’,做到‘能发尽发、应发满发’。向电网供电可靠性显著提升。”
实现清洁能源优化联合调度的水电集控中心和新能源区域集控中心,形成了集约高效的生产运行网络。年均减少全网弃水电量超200亿千瓦时。
澜沧江流域梯级电站调蓄能力惠及下游国家,2016年成功向下游国家应急补水126亿立方米,2017年成功应对澜沧江上游20年一遇洪峰,大幅改善澜沧江—湄公河黄金水道枯水期航运条件,建成以来澜沧江下游国家旱情严峻期间应急补水126.5亿立方米。
“当前电站处于大方式运作时的状态,1至8号机组满负荷发电且运作状况良好,通过4条230kV及1条35kV送出线路对外送电,上游水位为75.24米。”在柬埔寨桑河二级水电站远程中控室,电站当班值班负责人丁德强在值班室开展电站主接线图、厂用电图、机组单元接线图、闸门控制图等多个画面的巡视工作。
桑河二级水电站总装机容量40万千瓦,占柬埔寨全国总发电装机容量的近20%,是当地最大的水电工程,每年将为柬埔寨提供超过19亿千瓦时的清洁能源,促进了柬埔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按照当前柬埔寨全国1694万人口、2021年社会用电量126亿千瓦时来计算,桑河二级水电站就能解决约260万柬埔寨人一年的用电需求。
勇创佳绩,实现了一次又一次跨越是华能澜沧江以大工程观推动重大水电工程高水平发展的“动力密码”。
2002年,堪称“世界极难度”的小湾水电站开工建设,拉开了澜沧江流域梯级水电开发的序幕。此后,10座大型水电站次第而起,创造了“一日四投”“一月五投”“一年十八投”的投产新记录,摘取了国优金奖、国际里程碑奖、詹天佑奖、鲁班奖、菲迪克奖、中国安装工程优质奖、国家技术发明奖等多项大奖,实现国家级工程奖项“大满贯”,形成了流域梯级滚动开发良好态势。
华能澜沧江站构建了“流域统筹、自体造血、滚动发展、国内国际协同”的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格局,澜沧江流域水电工程管理模式和技术标准相继推广运用到锦屏、白鹤滩、乌东德等多座巨型水电站建设中。
澜沧江上的每座电站采用不一样的坝型,堪称“大坝博览会”。继小湾水电站之后,20多年来,国内首个创新实施“数字大坝”的糯扎渡心墙堆石坝,以全面数字化、部分智能化建设的黄登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在澜沧江建成。
糯扎渡水电站心墙堆石坝,在已建的同类坝型中居世界第三,比中国已建的土石坝跨越了100米的台阶,超出了我国当时规范的适用范围。
“我组织业主、设计、科研单位共计150余人开展联合攻关,历时五年,解决了土石坝变形控制、渗流控制等难题,使特高心墙堆石坝满足了有关要求;联合天津大学开发出‘数字大坝’筑坝技术,大幅度的提高了中国土石坝的施工水平,为后续国内高土石坝建设采用‘数字大坝’筑坝技术开创了‘先河’。”中国工程院院士马洪琪说道。
2018年4月,中国最高、世界第二的碾压混凝土重力坝——黄登大坝全线月,黄登水电站首台机组投产发电。大坝渗漏量仅仅一瓶矿泉水的量,创造了国内同类型同规模大坝坝体最小渗漏量纪录。
在打造这座国之重器的过程中,有关“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故事,在澜沧江上精彩上演着。
水电站的重点是能量转化,而能量怎样发挥最大效能,探索智能化、数字化生产运营体系,用智慧化赋能高水平质量的发展。这里有全国首台700兆瓦水电机组计算机监控系统国产化研发改造的“最强大脑”。
2021年8月,全国首台700兆瓦水电机组国产计算机监控系统华能睿渥HNICS-H316在小湾电站成功投运,解决了水电计算机监控系统软硬件长期依赖进口的“卡脖子”难题,成功实现了系统软硬件的完全自主可控,为我国水电计算机监控系统全国产化推广应用提供了华能样板。此后捷报频传,小湾电站于今年9月再立新功,再次突破“卡脖子”技术,全国产化新型厂用电继电保护设施、备用电源自投装置在小湾电站再次成功投运,标志着我国发电领域核心保护控制管理系统完全自主可控再上新台阶。“希望哪一天设备能全部国产化。”参与国产化设备改造的工程师郗发刚梦想成真。
澜沧江流域具有的独特的地理条件和气候特点,其流域孕育了世界上最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澜沧江公司多措并举保护生物多样性,以系统化思维,形成多层次立体化跨纬度生物多样性保护链条。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每“小”步,都可以成就可见的“大”,澜沧江水电开发建设了一个全流域规模的新型生态文明,在黄登电站建成国内首例世界提升高度最高的升鱼机,最大提升高度超过150米,通过“小鱼大船坐电梯”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实现澜沧江全流域开发实现自然和生命“两个长河不断流”。形成了新型多层次、立体化、跨纬度的生态保护“立体多维”全流域生态保护体系。
错峰拦洪,确保下游安澜,水电人矢志不渝。集控中心水调部李红刚介绍,2001年至2022年,水库拦蓄洪水2070亿立方米,确保了澜沧江下游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此外,澜沧江梯级电站建成前景洪至关累河段枯期船舶只能减载航行甚至不通航,梯级电站建成后,景洪下游河段全年可通航300吨级的货轮,景洪港年货物吞吐量由5万吨增加至15万吨,远期货物吞吐量可达40万吨,年旅客吞吐量可达100万人次左右。
向乡村振兴的奋进征程中,华能澜沧江以“直过民族”帮扶、“百千万工程”、云南“挂包帮”和西藏“强基惠民”为重点,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采取整体推进与单点攻坚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实施产业、智力、党建、科技、消费“五维帮扶”,形成了“立足一条江、跨越两省区、挂包三个村、帮扶四个县”的扶贫工作格局,切实把“建设一座电站、带动一方经济、保护一片环境、造福一方百姓、共建一方和谐”的社会责任理念融入到企业血脉中,落实到澜沧江流域能源开发的全过程中。
“华能水电”于2017年12月成功上市,是自2006年以来发电央企在A股第一单主业IPO,形成了“融资—建设—盈利—投资”的良性循环,占据我国水电上市公司的“半壁江山”。
截至目前,华能澜沧江装机突破2300万千瓦,年发电量超1000亿千瓦时,资产总额超过1800亿元,累计缴纳税费超440亿元,水资源费和库区维护资金均超过60亿元,为云南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展望未来,华能澜沧江着力构建澜沧江全流域一体化开发格局,聚焦打造“建设世界一流现代化绿色电力企业”的光荣使命,为端牢“能源饭碗”砥砺奋进,为经济社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注入澎湃的绿色动力。